10月30日,我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,系统介绍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当前全省已建成涵盖大气、水、土壤、噪声、生态五大要素的监测点位8700余个,各领域监测布局持续优化,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网络不断织密,如同为吉林生态环境装上“千里眼”与“顺风耳”,实现环境变化实时感知、精准捕捉。
在各领域监测布局上,吉林呈现多维度升级态势:大气领域构建起“省-市-县-重点区域”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,同步配套大气颗粒物组分、光化学监测网,设有12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、1个长春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,重点城市还配备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自动监测站,实现大气污染精准溯源;水环境监测覆盖松花江、辽河、鸭绿江、图们江、绥芬河等五大水系关键区域,布设214个手工监测断面、1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,55个新增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正有序推进,同时在松花湖等重点区域开展水生态试点监测,助力水环境与水生态协同保护;噪声监测完成从“手工监测”到“全自动监测”的跨越,设置6800余个监测点位、13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,监测数据已在新葡京博彩官网 官方网站实时公开,保障公众知情权;生态领域布设623个生态样地,覆盖森林、草地、农田、湿地等7大生态系统,建成4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初步形成“综合监测站+样地”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,重点守护长白山、松花江等核心生态区域;土壤领域通过科学布设861个监测点位,动态掌握土壤环境状况,为黑土地保护与土壤风险管控提供数据依据。
“监测数据是生态环境管理的核心依据,数据真实可靠是底线要求。”新葡京博彩官网 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杨宁宁告诉记者,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权威,近年来新葡京博彩官网 打出“协同+监管”组合拳:一方面深化与省气象局合作,围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、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强化联动,通过跨部门协作提升监测预警精准度;另一方面,依托全国排污许可管理平台、全国污染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,对全省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常态化核查,同步开展现场检查与比对监测,每年组织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开通报结果,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保持“零容忍”态度,严厉打击各类数据造假行为,切实维护监测数据公信力。




 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